教評心事 2023-02-08

教評心事 2023-02-08
作者: 陳月平
裘錦秋中學(屯門)校長,畢業於中文大學,主修中文,副修歷史,期後完成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。主要任教中文和中國文學。對寫作和閱讀工作尤感興趣,同時,希望多參與品德教育的工作,於2021年加入教育評議會。

舉辦多元學習周 將學習責任交予學生

 

學習的責任本是學生應有的,但若主導權掌握於老師手上,久而久之學生會將責任放之諸老師身上,倚賴老師發師號令,這難形成自發的學習。筆者的學校嘗試舉辦多元學習周,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學習體驗。 

筆者的學校利用1月份締造不一樣的學習經歷,安排整個星期為多元學習周。
筆者的學校利用1月份締造不一樣的學習經歷,安排整個星期為多元學習周。 
 

囿於課程範圍的牽制,老師十分重視課時的安排。傳統上一般是課室內的學習最為令人放心,因為老師較易掌握時間和空間的操控權。但學與教並非只有一種模式,而最重要的是學生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?這與時間和空間並沒有具體必然的關係或方程式。

疫情令學習模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,學習可通過線上進行(雖然成效未能盡如人願),亦超越了一般的上課時間和空間,可謂無遠弗屆。既然如此,應回到核心問題──學生如何學習?學習的責任本是學生應有的,但若主導權掌握於老師手上,久而久之學生會將責任放之諸老師身上,倚賴老師發師號令,這難形成自發的學習。

不一樣的學習歷程,打破科目的藩籬

由於有清晰的科目學習時間表,每科亦有按級別的具體課程內容,知識往往被分門別類。加上安坐於課室內接收知識是慣常模式,學習仿似套上固定的框架。總課時及各學習範疇的學習時間雖有局限,但學習的模式則可以因應學校的安排而不同。各科在學習概念上是有其獨特性,但學習是有共性的,其中學習技巧是可轉移的。而所有的知識最終是為了解決問題,希望通過不同的知識了解這世界,以及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強弱等等。

因為實行3學期制,筆者的學校利用1月份締造不一樣的學習經歷,安排整個星期為多元學習周,中一至中五各有其主題。主題由不同的學科共同建構,雖未能融合所有科目,但以學習技巧貫穿,刻意建造平台予學生融合所學解決問題。以4至5科作為跨科的基礎,其中以中文和英文為必備的元素,其他的科目則視乎所定的方向或題目而作決定。

首先重溫所需的知識,接着是電子學習,包括簡報、影片製作等。不能忽略的是溝通和協作的提醒,分組往往會出現矛盾,這是最好的品德教育時間。高中則刻意加入生涯規劃的元素。多元學習周着重中或英文的運用,通過親身的體驗,每一級都有2至3日的外出參觀、採訪或工作坊等的學習,讓學生了解現實上語文的重要性。配合事前資料的蒐集,令學習變得立體而真確。

走出課室的學習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體力,整天在外的學習表現令老師對學生有不同的認識,欣賞之情溢於言表。從細節中看到學生的優秀面,例如因參觀機構負責人確診而未能安排足夠的午餐,學生看到手忙腳亂的老師為他們頻撲食物,倒過來安慰老師不要為他們擔心,幾小時是很快過去的。老師看到學生的包容和諒解。即時雨天外出整天亦毫無怨言,種種細節,令老師對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整天在外的學習表現令老師對學生有不同的認識,欣賞之情溢於言表。

整天在外的學習表現令老師對學生有不同的認識,欣賞之情溢於言表。

展示所學,主動學習,協助同儕

無論是什麼形式的學習,最重要的是如何展現學習成果?成果亦僅非成績表上的數字。多元學習周令老師最為擔心的是外出學習活動的時間是整整2至3日,其他的時間為專題的資料蒐集及討論時間,恆常傳統的教學於本星期絕跡,這種學習模式令老師極為擔心是否會浪費課時?如何判斷學生於本星期的學習是真確而又配合課程?而本星期各級的專題研習內容又將成為考試範圍,這令老師更為擔心課時的運用是否恰當?老師的憂慮是現實的,學習確是離不開指定的範圍,考試又似乎是目前最為有效評量學習成果的方法。但是否所有學生皆用同一種學習模式?學習的責任本就是學生的,若他們能主動學習,同儕進行研習,會否對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更為有利?

在過程中,老師看到學生對製作簡報、拍片、剪片等掌握得十分不俗,尤其擅於網上搜集資料,偶然需要的是平衡各組員間的分工等人際關係問題,比安坐於課室內的學習遠為主動和積極、投入,這令帶領的老師刮目相看,肯定多元學習周的安排確是為學生帶來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。本人亦於不同級別參與學生的小總結,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三級,全級分為十多組,每人均需上台講述小組報告,並且評判嘉賓會提出問題詢問。(評判嘉賓為教育大學的講師)有些學生是從未踏足講台的,但因為是次的報告,有機會於全級同學面前發言,有些甚至是背稿,希望奪取最佳演譯獎。學生的努力令科任老師紛紛表示感動,肯同每一位學生的付出和努力。

整整一星期的多元學習周在充實而不一樣的歷程下結束,迎來的是另一次的考驗。全校5級學生均須於另一天展示所學,各班分布於不同的樓層或攤位,以簡報、影片甚至展板展示所學,並且需要向嘉賓評判主動講述報告或研習成果。本校共邀請了近20名來自大學的講師、中學和小學校長,近30位家長擔任評判。學生除了要有研習的成果,更需要主動向來賓講述,回答來賓的提問。這種學習與傳統安坐接收的模式截然不同,更需要勇氣和表達技巧。是次是本校的一次新嘗試,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和主動的表達,掌握知識的同時,更需要表達的勇氣,同時學習同儕的協助和溝通。

本校共邀請了近20名來自大學的講師、中學和小學校長,近30位家長擔任評判。

本校共邀請了近20名來自大學的講師、中學和小學校長,近30位家長擔任評判。

成績只能展示學習的一部分,但未必能看到學生對所學的主動和投入,與人相處的協作和溝通能力。在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中,老師看到學生對自己的要求不斷提升,同時看到學生對學習責任的盡力。走出課室或許是疫情下難得的學習機會,但動手和親身的體驗,我們相信是更為深刻的學習模式。希望學習模式的多元化使不同的學生能發揮所長,了解個人之不足,從而以強帶弱。將學習的責任交予學生,讓他們明白學習是充滿樂趣,同儕協作對學習更為有利。